去年九月一日正式开始看这本书,中间间断大半年,直到今天才把它看完。其实第一次翻看这本书是在苏州的诚品书店,看了一堆序言,觉得还蛮吸引我的。
心理学和哲学一直都是我略有偏爱的,所以在高中听满满老师上教育学时提到弗洛伊德,提到《梦的解析》时内心就有点蠢蠢欲动。直到大学正式对心理学有那么一点点零星的涉及后,终于入手并阅读完。
弗洛伊德一直认定人所有的梦都来源于性欲,并且与幼儿期的性欲有最大的联系。同时他的中心思想即是「梦是欲望的满足」,所有梦都是被利己主义的动机所驱使的。他很清楚明白地说明了凝缩作用、移置作用在梦工作中的重要性。在本书中,他举了特别多的例子来论证与解释他的观点与看法,条理清晰且容易理解。
但同时我在一边阅读也在一边思考,他说的很多似乎是无法去证实的,因为他认为梦一定是由梦念产生,但很多时候的梦念与清醒时的思想相去甚远,甚至完全相悖。那如何验证这是正确的梦念呢?产生这个梦的原因,真的是因为这样吗?还有那些具备象征意义的材料意象,如皇帝皇后代表双亲、房间代表妇女等解释,真的适用于所有的梦境中吗?
与此同时,这本书中提到的「回归作用」也让我一知半解,我在这一节滞留了很长很长的时间,反复阅读、上网查询资料,依旧感到理解困难。比如「回流」这一说法,究竟是回流一直存在,而在清醒时具备抵抗作用因而未发生,还是说有其它理解呢?在书本上一些有问题的地方我做了不少笔记,但至今无法解决,依旧存在困扰。
看这本书其实不仅仅会被它的专业性吸引,其中也存在非常充足的文学价值。弗洛伊德他的笔触其实足够浪漫,他会在解释精神结构的时候引用很多素材,像希腊神话、像一些诗歌。
他在解释梦产生的原因时引用了两句诗:如果我不能震撼上苍,我也要搅动地狱。在他专业的简短解释后,用上这两句诗不仅更加深刻地表明被压抑材料的再表现,也为这一过程增添了文学上的奇幻色彩。一种神秘的、未知的、而又强大的、不可敌的力量。这两句诗放在这里,令我震撼。
梦在各种文化里都具有不可言的迷幻色彩,而弗洛伊德研究梦境、剖析梦境,用理性瓦解谜的同时,又仁慈地赋予解梦浪漫。
最后,我抱着一丝希望,期盼有人可以帮我解开那些我未读懂的疑惑。